2025年一开年ღ◈★,一家来自德国的人形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就宣布完成了1.2亿美元的融资ღ◈★,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拿下了一个开门红ღ◈★。
毕竟一直以来ღ◈★,德国都以工业和机器人制造强国著称ღ◈★。无论是在1887年拔地而起的埃菲尔铁塔ღ◈★;还是畅销全球的奔驰ღ◈★、宝马ღ◈★;亦或是拜耳ღ◈★、默克这样*药企ღ◈★,无不在说明这个事实ღ◈★。
按理来说ღ◈★,强大的工业是人形机器人*的基础ღ◈★,它不仅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供应链ღ◈★,也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庞大的应用市场ღ◈★。
2024年ღ◈★,宝马在汽车工厂中探索人形机器人应用ღ◈★,但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却并不来自德国ღ◈★,而是美国的当红企业Figureღ◈★。这也从侧面显现出德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薄弱ღ◈★。
事实上ღ◈★,如果从整个欧洲的视角来看被C的走不了路ღ◈★,优秀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并不在少数ღ◈★,比如来自挪威的1Xღ◈★,它在2023年获得OpenAI的投资ღ◈★;亦或者来自英国的Engineered Artsღ◈★,凭借极度仿真的机器人面部表情被全球熟知ღ◈★。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ღ◈★,德国的人形机器人最早也出现在研究机构的实验室里ღ◈★。但和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的是ღ◈★,德国最初研发人形机器人的目的并不是改善人类生活ღ◈★,而是探索太空ღ◈★。
但同时ღ◈★,它也是推动德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力量ღ◈★。一直以来ღ◈★,DRL都试图研发一款可以在国际空间站中协助宇航员的人形机器人凯发国际app首页ღ◈★。
在这样的目标下ღ◈★,一款名叫Rollin Justin的人形机器人在2008年应运而生ღ◈★,它不仅可以接球ღ◈★、煮咖啡ღ◈★,还可以修理卫星ღ◈★。
当时ღ◈★,德国新闻对这款人形机器人的介绍是ღ◈★,“如果您的卫星还没有严重到需要回收ღ◈★,那Rollin Justin能够帮您ღ◈★。”
从外观上看ღ◈★,Rollin Justin并不是一款完全意义上的人形机器人ღ◈★,因为它并没有双腿ღ◈★,而是采用一个四轮驱动的移动平台来作为下半身ღ◈★。
之所以会选择这种结构ღ◈★,一方面与Rollin Justin计划应用的场景有关ღ◈★,另一方则是受到德国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的影响ღ◈★。
在最初的设计中ღ◈★,Rollin Justin是在太空中修理卫星ღ◈★,由于太空的无重力环境ღ◈★,因此Rollin Justin需要被安装在航天器或者卫星平台上ღ◈★,依靠滑轨进行移动ღ◈★,它不需要一双灵活的双腿ღ◈★。
众所周知ღ◈★,德国以先进的工业制造而闻名ღ◈★,因此德国虽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较为缓慢ღ◈★,但在工业机器人ღ◈★,在柔性机械臂等方面却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ღ◈★。比如库卡(KUKA)ღ◈★、ABB(德国子公司)ღ◈★、大众工业机器人ღ◈★、费托斯等被C的走不了路ღ◈★,都是世界知名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厂商ღ◈★。
所以在德国的机器人发展路线上ღ◈★,制造一个人形机器人并不是最初目的ღ◈★,将以机械臂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发扬光大才是德国科研人员一直坚持的目标ღ◈★。
阿林·阿尔布-舍弗 (Alin Albu-Schäffer )教授ღ◈★,现任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所长ღ◈★,他自1995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研发轻型机器人手臂和手ღ◈★。
直到2006年ღ◈★,舍弗和研究人员将两只手臂ღ◈★、手和躯干结合起来ღ◈★,构建出*个机器人上半身ღ◈★,并安装在桌子上ღ◈★,这就是*代Rollin Justin了ღ◈★。2008年ღ◈★,研究人员为Rollin Justin增加了轮式底座ღ◈★,这才形成了现在版本的Rollin Justinღ◈★。
当然ღ◈★,与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使用的自主决策能力不同ღ◈★,Rollin Justin采用的是一种“监督式自主”的控制方法ღ◈★。
所谓监督式自主ღ◈★,即由一个人类工程师向机器人发布命令ღ◈★,机器人收到命令之后进行具体的任务执行凯发国际app首页ღ◈★,在这个过程中ღ◈★,工程师充当机器人的监督者ღ◈★,如果机器人在执行任务中出现问题ღ◈★,工程师可以及时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接手ღ◈★。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科学家认为ღ◈★,相比“监督式自主”ღ◈★,完全自主(机器人试图自己做所有事情)和直接遥控(宇航员需要控制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具有更多优势ღ◈★。
事实上ღ◈★,德国人形机器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技术路线ღ◈★,一方面是受制于当时的智能化能力ღ◈★;另一方面则是太空与地球之间遥远的距离ღ◈★,这即导致两地漫长的通信延迟ღ◈★,以及机器人一旦在太空中操作失误ღ◈★,带来的后果也无法挽回ღ◈★。
2017年ღ◈★,欧洲航天局曾做过一场实验ღ◈★,他们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布置了一个模拟火星发电场的环境ღ◈★。
同一时间ღ◈★,位于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宇航员ღ◈★,通过远程监督的方式ღ◈★,控制Rollin Justin完成了对这个“火星发电场”的检查和修复ღ◈★。
当然ღ◈★,除了Rollin Justin之外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还有许多其它人形机器人ღ◈★,比如在2013年推出Toroღ◈★,它摆脱了Justin没有双足的特点ღ◈★,可以用于研究双足行走和结合操纵和运动的自主行为ღ◈★。
比如德国DFKI机器人创新中心在2010年开发的人形机器人AILAღ◈★,其定位也是成为在太空工作的宇航员ღ◈★。
同一年ღ◈★,德国Hajime研究所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一起ღ◈★,推出了一个小型足球机器人Brunoღ◈★,它也是*个在RoboCup比赛中以完全自主的脚后跟踢球进球的机器人ღ◈★。
加速进化创始人兼董事长程昊认为ღ◈★,当人形机器人能够在不伤到人类的情况下ღ◈★,可以和一只普通的人类足球队踢完一场足球赛ღ◈★,能够赢得比赛ღ◈★,届时人形机器人就可以进入家庭了ღ◈★。
除此之外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也在2017年推出过一款人形机器人Armarღ◈★,它专为工业环境设计ღ◈★,它的人形外形使其能够使用电钻和锤子等人类工具ღ◈★。
可以说ღ◈★,整个德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探索是相当丰富的ღ◈★,但是由于其参与者主要以研究机构为主ღ◈★,又受到本国强大的工业基因影响ღ◈★,导致其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与当前世界主流机器人有所差异ღ◈★。
而回顾整个德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早期探索ღ◈★,由于大多属于科研产品ღ◈★,因此德国人形机器人品类虽多ღ◈★,但真正在商业场景落地的案例却寥寥无几ღ◈★。
作为德国*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ღ◈★,Neura Robotics在今年年初完成1.2亿美元融资之后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ღ◈★。
Neura Robotics成立于2019年ღ◈★,其创始人David Reger曾旅居美国和瑞士ღ◈★,最终辗转回到德国创业ღ◈★。而在Neura Robotics最早的投资者清单中ღ◈★,就有一家中国企业——位于深圳的大族机器人ღ◈★。
很长一段时间ღ◈★,Neura Robotics的定位都是大族机器人在德国的子公司ღ◈★,但显然两家的合作并不顺利ღ◈★。
Neura Robotics创始人Reger在接受德国《商报》时表示ღ◈★,中方伙伴意向承诺的投资无法到位ღ◈★,为商谈融资ღ◈★,Reger曾在疫情期间到访中国ღ◈★,但最后空手而归ღ◈★。
之后ღ◈★,David Reger找到了新的投资方ღ◈★,买下了大族机器人持有的Neura股份ღ◈★,目前ღ◈★,大族机器人已经不再持有Neura Robotics的股份ღ◈★,Neura的主要股东也均换成了西方公司ღ◈★。
或许是受到大族机器人的影响(大族机器人主要做协作机器人)ღ◈★,也可能是德国企业在机器人领域创业的惯性ღ◈★。
总而言之ღ◈★,即使作为一个全新的企业ღ◈★,Neura Robotics也并没有直接研发人形机器人ღ◈★,而是和过去所有的德国企业一样ღ◈★,从研发协作机器人开始ღ◈★。
2021年ღ◈★,Neura Robotics推出了MAiRA协作机器人手臂ღ◈★,它集成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ღ◈★,能够从环境中学习ღ◈★、自主决策并适应动态生产场景ღ◈★,实现了自主操作和与人类工人的安全互动ღ◈★,被称为世界上*台“认知”协作机器人被C的走不了路ღ◈★。
所谓“认知机器人”ღ◈★,是Neura Robotics创始人David Reger创造的一个概念ღ◈★,与传统机器人仅依赖预设的规则和算法不同ღ◈★,认知机器人还结合AIღ◈★、机器学习ღ◈★、自然语言处理ღ◈★、机器视觉等技术ღ◈★,能够理解环境ღ◈★、学习新知识ღ◈★、推理决策ღ◈★,并适应变化ღ◈★,进行更复杂的任务处理ღ◈★。
2024年5月ღ◈★,Neura Robotics在美国AUTOMATE 2024大会上首次展示了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4NE-1ღ◈★。与过去德国人形机器人专注于“上天”不同ღ◈★,4NE-1更加贴近人间烟火ღ◈★。
在展示的宣传片中ღ◈★,4NE-1不仅可以完成从洗衣机取衣物ღ◈★、熨烫衣服ღ◈★、浇花等基础工作ღ◈★,还可以像人类一样识别食材ღ◈★,并给黄瓜ღ◈★、番茄切片ღ◈★,组装成三明治凯发国际app首页ღ◈★。
除了人形机器人之外ღ◈★,目前Neura Robotics已经拥有多样化的机器人产品组合ღ◈★,该公司产品线包括LARA和MAiRA协作机器人手臂ღ◈★、MAV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和MIPA移动机械手ღ◈★。
由于并不是只研发人形机器人ღ◈★,所以和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目前仍处在烧钱阶段不同ღ◈★,Neura Robotics目前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收入ღ◈★。Neura Robotics官方的说法ღ◈★,其在2024年收入增长了10倍ღ◈★,并已经获得了10亿欧元的订单ღ◈★。
除此之外ღ◈★,Neura Robotics还不同于大多数人形机器人只专注于本体或者软件研发ღ◈★。作为“认知机器人”ღ◈★,Neura Robotics走的是软件和硬件两手抓的路线ღ◈★,
Neura Robotics开发复杂的软件ღ◈★,比如基于云的平台“Neuraverse”ღ◈★。这是Neura Robotics打造的一个机器人生态系统ღ◈★,其中不仅包含认知机器人的操作系统ღ◈★,还有各种机器人技能的软件ღ◈★,Neura Robotics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加速机器人的创新ღ◈★。
可以说ღ◈★,Neura Robotics是德国机器人产业的异类ღ◈★,它一方面打破了德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只存在于科研机构的困局ღ◈★,另一方面又摆脱了过去德国在机器人产业中注重本体和依赖数控的技术发展惯性ღ◈★,将AI引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ღ◈★,打开了德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阶段ღ◈★。
对于德国来说ღ◈★,Neura Robotics是新时代一颗鲜嫩的种子ღ◈★,但对于德国来说凯发国际app首页ღ◈★,想要在新的技术时代继续保持*ღ◈★,仅仅依靠这一颗种子还远远不够ღ◈★。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 (VDMA) 近期的一项预测显示ღ◈★,2025年ღ◈★,德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销售额预计将下降9%至138亿欧元ღ◈★,而去年的销售额为152亿欧元ღ◈★,下降了6%ღ◈★。
一方面ღ◈★,由于国际环境变化ღ◈★,德国面临着能源价格上涨的挑战ღ◈★,与此同时ღ◈★,德国工厂还面临着较高的工资成本ღ◈★、复杂的审批流程和官僚要求等问题ღ◈★,阻碍着企业的发展ღ◈★。
以2024年为例ღ◈★,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继续保持19.3%的高速增长ღ◈★,出口量达到585.9万辆ღ◈★,蝉联世界*大汽车出口国ღ◈★。与此同时ღ◈★,德系品牌在全球的销量则持续低迷ღ◈★。
从德国几个主要品牌来看ღ◈★,2024年宝马品牌整体销量下降2.3%ღ◈★,在中国市场销骤降13.4%ღ◈★。奔驰销量同比下滑3%ღ◈★,其中在中国和德国的销量分别下跌7%和9%ღ◈★。奥迪的表现尤为惨淡ღ◈★,全球销量下跌12%ღ◈★,在中国和德国的销量分别下滑11%和21%ღ◈★。
受此影响ღ◈★,德国的众多企业都在面临裁员的困境ღ◈★,其中既包括奔驰ღ◈★、大众这样的主机厂ღ◈★,也包括博世ღ◈★、采埃孚这样的传统Tire 1巨头ღ◈★。
汽车工业陷入困境ღ◈★,直接影响的就是工业机器人ღ◈★。2024年凯发国际app首页ღ◈★,德国工业机器人的国内订单就下降了16%ღ◈★。
除此之外ღ◈★,随着中国ღ◈★、日本在机器人产业的不断发展ღ◈★,也对德国机器人行业形成挤压ღ◈★。2024年ღ◈★,尽管德国机器人来自欧元区的订单增长了44%ღ◈★,但对所有其他地区的出口却下降了13%ღ◈★,导致外国订单总量下降了2%ღ◈★。
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协会表示ღ◈★,来自中国的竞争正给德国机器人产业带来压力ღ◈★。VDMA机器人与自动化部门负责人弗兰克・康拉德(Frank Konrad)表示ღ◈★:“竞争非常激烈ღ◈★,许多中国供应商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ღ◈★,并正积极进军欧洲市场ღ◈★。”
中国或许是德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竞争对手ღ◈★,但回顾整个德国的所有挑战ღ◈★,归根结底是德国正在面临的传统工业制造与以AI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之间的转变ღ◈★。新能源汽车也好ღ◈★、人形机器人也好ღ◈★,只是其中的表象ღ◈★。
早在2011年ღ◈★,德国就提出了工业4.0计划ღ◈★,是世界上*个提出工业4.0计划的国家ღ◈★,但这些年下来ღ◈★,德国工业4.0进展缓慢ღ◈★。
2022年ღ◈★,美的集团就完成了对德国库卡机器人100%的股权收购ღ◈★。库卡机器人是一家机器人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企业ღ◈★,尤其擅长汽车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生产ღ◈★,被视作德国“工业4.0”代表企业之一ღ◈★。
但即便是面临这些情况ღ◈★,David Reger仍然坚定地将Neura Robotics的生产线迁移回了德国ღ◈★。
在与大族机器人合作之前ღ◈★,Neura Robotics的主要产品都在中国进行生产被C的走不了路ღ◈★,但自从两者分道扬镳之后ღ◈★,Neura Robotics就将相关生产线都逐渐转移回了德国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ღ◈★,David Reger提到ღ◈★,在硅谷创办一家公司是合理的ღ◈★,因为那里更容易找到钱ღ◈★,但这并不全是资本的问题ღ◈★。
同时他也坚信ღ◈★,德国具备成为机器人*地的竞争条件ღ◈★,比如德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和制造实力ღ◈★,拥有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ღ◈★,以及较高的机器人采用率ღ◈★。根据最新数据ღ◈★,德国每一万名员工拥有415台工业机器人ღ◈★,位居世界第三ღ◈★。
除此之外ღ◈★,德国在汽车行业数十年的硬件和软件专业知识积累ღ◈★,让其在精密传感器ღ◈★,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ღ◈★,这为其成为*的机器人中心的提供了独特机会ღ◈★。
比如德国的Faulhaberღ◈★、Rexrothღ◈★、舍弗勒等公司ღ◈★,在人形机器人的电机凯发国际app首页ღ◈★、丝杠等核心零部件上具有*优势ღ◈★。
可以说ღ◈★,在机器人领域ღ◈★,德国拥有丰富的底蕴和遗产ღ◈★,但很多时候ღ◈★,这些遗产和底蕴也可能成为新兴企业的包袱ღ◈★。
所以对于以Neura Robotics为代表的新兴企业而言被C的走不了路ღ◈★,他们需要的是继承遗产ღ◈★,但同样也要甩掉包袱ღ◈★。天生赢家·一触即发ღ◈★,天生赢家 一触即发ღ◈★,凯发国际官网首页凯发娱发K8官网ღ◈★。凯发k8官网登录vip入口ღ◈★,工业机器人ღ◈★!凯发k8国际ღ◈★,凯发k8娱乐官网入口ღ◈★。